比男人还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不吸烟女性患肺
发布时间:2025-10-19 09:29
当谈到肺癌时,吸烟可能是与之相关的第一个词。然而,这样的刻板印象已经被打破。今年9月,国际肿瘤学杂志《肺癌》发表了一项基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6年肺癌患者临床数据的研究。本研究通过随访和病历数据揭示了中国肺癌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通常,不吸烟者和年轻女性成为肺癌的主要受害者。研究显示,肺癌患者比例将从2006年的29.9%持续上升至2021年的59.5%,超过男性。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复旦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所长陈海泉是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之一。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项研究代表了人们对肺癌流行病学认识的根本性改变为肺癌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指明了新方向。同时,陈海泉强调,吸烟引起的肺癌作为肺癌的一个亚型,具有快速致死性。 “呼吁禁烟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戒烟可以有效预防迅速致命的肺癌。但‘非吸烟肺癌’的检出率已经超过‘吸烟肺癌’,目前国内肺癌筛查的方法主要针对后者,需要更新。”图片/视觉中国早前筛查“亚临床患者”“年轻女性和不吸烟者成为毛玻璃结节性肺癌检出率较高的群体”。谈到这项研究最重要的结论,陈海泉说。肺癌仍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较多。王群 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主任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肺癌大致分为非小细胞癌和小细胞癌。前者最常见,主要包括肺腺癌和肺鳞癌。磨玻璃结节癌 癌症是肺腺癌的一种。与实性结节相比,毛玻璃结节在胸部 CT 等成像技术下看起来像玻璃一样清晰。苏北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徐兴祥发现,很多肺癌患者初诊时都是肺部结节。 90%-95%的结节是良性的。恶性结节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如结节大小超过8毫米,周围血管与病灶接触。毛玻璃结节肺癌一般发展非常缓慢,有较长的生存窗口且治愈率高。与迅速致命的肺癌相比,毛玻璃结节性肺癌占据肺癌的“新C位”绝非偶然。从临床诊断来看,肺癌类型的分布发生了变化。 “以前教科书上说鳞癌占50%,肺腺癌占20%-30%。现在疾病谱发生了变化,我国主导的病理类型是腺癌。王群指出,2010年以后,特别是疫情之后,胸部CT广泛应用,肺腺癌的检出率明显上升。” 海泉团队早在2011年就注意到了这一趋势的变化。当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进行的肺癌筛查试验首次证实低剂量CT(LDCT)筛查可以发现更多早期肺癌,显着降低肺癌死亡率。从此,早期肺癌筛查基于 LDCT 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推进。 2018年,《中华肺癌杂志》发表了《中国肺癌低剂量筛查按照CT筛查》(以下简称《筛查指南》),最后一次修订是在2023年。LDCT流行后,陈惠全团队推出了肺癌患者筛查项目。 “当时国际上主要的流行病学结论是,80%以上的肺癌患者是吸烟者,60%以上是男性。但我们的筛查结果显示,女性多,吸烟者多,挑战了西方学术界的传统认识,所以论文发表非常困难。”陈海泉回忆道。另一个重要的错位是欧美国家对重度吸烟者和55岁以上人群的筛查。筛查的肺癌主要类型为实体肺癌,早期肺癌比例约为60%。 C海泉发现,闵行区上述筛查中早期肺癌的比例为80%,其中70%为毛玻璃结节性肺癌。 “上海多家医院40岁以上的员工参加了筛查,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平时身体健康的同事被诊断出患有肺癌。当时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有2000多人参加,检测出18例肺癌,都是在不吸烟的女性中。”陈海泉说。随后几年,陈海泉团队陆续收集了上海、山东、江苏、广东等地区共6家医院的患者数据,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2020年,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胸外科学会下属的《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上,这标志着国际学术界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东亚人群肺癌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王群还提到,近年来他所在医院的肺癌手术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毛玻璃结节肺癌患者80%以上是女性。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在徐兴祥看来,过去吸烟与肺癌的强关联主要集中在非小细胞癌中的肺鳞癌和小细胞癌。肺腺癌患者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不抽烟的女性,这可能与二手烟、厨房油烟等烟雾环境有关。不过,不少受访者表示,此类肺癌的病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一般来说,肺癌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比如,如果一个人的基因介导家庭成员患有肺癌,则该个体有一定的易感性。 “我治疗过一个病人,四代人中有六人得了肺癌。”徐兴祥说,更重要的内部因素是免疫功能。如果最近生活压力大,免疫功能下降,或者患有免疫系统疾病,那么身体监测和排除肿块的能力就会下降。外部因素包括吸烟、接触辐射等促进肺癌的行为。王群认为,胸科的进步和普及 CT技术更早地筛查出原来的“亚临床患者”。最初,这些患者没有症状,病情发展缓慢,并持续终生。 “当在偏远农村地区进行筛查时,肺癌患者的数量将多于女性。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CT做的较多,也会出现女性患者。而在多巴发展的同时“cco在不断发展,男性作为吸烟的主要群体,有很多人戒烟,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肺癌的检出率。”交流期间,陈海泉刚刚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国际胸腔肿瘤外科大会上做了报告。该会议由美国胸外科学会主办,是胸腔肿瘤的国际盛会。 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是该会议的主席。他在回应《中国新闻周刊》时表示,陈海泉团队的数据非常罕见。他认为,中国的研究结论也适用于世界其他地区。目前日本、韩国等国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世界期待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数据证明筛查非传统高危人群可以减少 琼斯说:“与没有筛查相比,肺癌死亡率更高。”总而言之,全球肺癌筛查策略大致相同。美国癌症协会2023年最新修订的筛查指南将高危人群定位为:年龄50-80岁、吸烟史超过20包年(每天吸包数×吸烟年数)的吸烟者,以及戒烟时间不满15年的吸烟者。国内的《筛查指南》很早就借鉴了这个标准。琼斯指出,近年来,学术界越来越认识到肺癌筛查应扩大到吸烟史和高龄等传统标准之外。一些临床试验表明,家族史、种族和性别可能是诊断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肺癌筛查上限。 2024年,国家卫健委发布《肺癌筛查和早诊早治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三类高危人群:慢性传染性肺疾病患者、有既往病史者职业接触者,以及有一级亲属被诊断患有肺癌的人。但筛查的持续扩大遇到了障碍。多位受访者指出,欧美国家多年来一直难以扩大筛查覆盖面,主要是受到保险制度的阻碍。在中国,陈海泉认为筛查既过度又不足。 “目前的筛查水平已经能够筛查出大量肺癌患者,但中晚期肺癌患者在医院里仍然很常见。我问这些患者以前是否筛查过,他们说没有。所以很多地区都有筛查条件,但筛查意识还不够。”此外,陈海泉指出,在西部医学欠发达地区,肺癌检出率较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医疗水平没有保持,医生不认可肺癌症处于早期阶段。过度筛选也很常见。据陈海泉了解,有的患者术前平均要做3次以上的CT扫描。 “有些工作场所福利太好了,每年都让员工不自觉地接受CT扫描,把它们当作福利。这完全适得其反。”在王群看来,国内的“一号筛查指南”覆盖了高危人群,这个标准是根据全球长期肺癌人群统计分析得出的,是经得起检验的。但并不能说覆盖了所有应该筛查的人群。理论上来说,当然肺癌筛查越早越好。但筛查的部分费用是国家医疗承担的,所以有经济方面的考虑。研究表明,不适合筛查的人群 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并不能显着降低肺癌死亡率。目前,大多数临床研究支持对人群进行年龄筛查d 50岁及以上,未来可能扩大到40岁。然而,如果放宽筛查,即使是一年,筛查的人群规模也很大,目前医疗资源无法承担。不少受访者表示,过早、非选择性筛查存在过度筛查的风险,会导致过度诊断和治疗,各种手术的风险也会增加。因此,是否需要扩大人群筛查存在争议。目前,肺癌筛查最好的技术仍然是LDCT。陈海泉表示,对于实性结节型肺癌,CT整体筛查准确率在70%-80%,而毛玻璃结节型肺癌的检测准确率可达95%以上。他建议,传统高危人群应按照“筛查指南”的要求,每年或每两年筛查一次。但CT检查仍存在局限性。徐兴祥指出LDCT的分辨率有限,很难看到已形成的小肿瘤和结节。即使使用高分辨率CT(如PET-CT),小结节也不容易发现。而且CT本身是形态学检查,无法捕捉当前的代谢状态和淋巴结癌的倾向。因此,CT只是初步筛查。与其他非病理检查一样,CT检查也有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情况。徐兴祥治疗了几位病灶类似癌症病灶且代谢较高的患者。然而,开胸手术后发现,它们不是肿瘤,而是良性肉芽肿。但这种情况在大型专科医院很少出现。陈海泉教授指出,国际肺癌研究学会规定的良性率上限是15%,而他的团队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可以将上限控制在8%左右。据陈海泉观察,良性复发率t 和缓慢发展的毛玻璃结节小于 5%。 “‘结节焦虑’很常见。”许多受访者看到患有结节的患者都积极想要手术。他们的病变进展可能非常缓慢,一两年后检查也没有任何变化。然而,一旦他们知道自己有结节,就会陷入健康焦虑。早期结节性质的临床诊断非常重要。徐兴祥建议,高危人群或出现剧烈咳嗽、痰中带血等严重症状的人应尽快到胸外科专科医院就诊,由会诊团队综合判断结节风险。只有当确诊为高危结节、代谢水平高的病变以及恶性可能性较高的情况时,才需要立即手术。 《筛查指南》建议大多数结节患者进行后续治疗。 “诊断出肺部结节的患者通常会要求手术治疗。目前,“结节焦虑”在中国很常见。”王群说。据他了解,在日本,对于1厘米以下的纯毛玻璃结节,大医院都提倡随访作为主要依据。但仍有不少日本外科医生还在给这些患者做手术。“大医院不像小医院那样做。”王群还是会遇到一些4毫米以下的结节需要手术的患者。这种类型的结节被称为“结节焦虑症”。 微结节,不建议进行临床鉴别诊断。 《筛查指南》仅建议大于5-6毫米的结节应考虑随访。 “现在,即使是普通CT、PET-CT或穿孔检查,检测到4毫米以上的结节是无法识别的。目前的共识是医生不能“进幼儿园抓坏人”。 ”王群强调,这是避免过度治疗和医疗资源浪费的重要途径。不过,在AI技术的支持下,CT sccr我们的能力正在迅速提高,想象一下一个中年、老年和年轻的女性。手术。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只能选择手术治疗。毛玻璃结节肺癌患者如果不治疗,5年内进展通常非常缓慢,5到15年后很可能进展为致命性疾病,需要手术,有的患者可以在窗口期停留8到10年。虽然到目前为止医生还无法预测患者3到5年内病情的进展情况,但今年和明年还没有出现在窗口期出现致命肺癌的病例。”年。 陈海泉说道。他建议,首先,如果窗口期患者近期有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情,比如职业变动等,可以降低手术的优先级,明年再来复查aof。其次,为避免过度诊断,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病程长短与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fe 期望。时间长了,建议手术治疗。徐兴祥接诊了19岁男性患者的病例,陈海泉在研究中也发现了肺癌患者。年轻人毛玻璃结节性肺癌的检出率正在增加。因此,在《筛查指南》中,除了规定的人群筛查外,陈海泉建议,在30岁之前实行“低年龄、低频次”的筛查。如果没有需要专门护理的伤口,再附着时间可以是5-10年,这样对身体的伤害和医疗资源的浪费都被控制在最低限度。不少受访者指出,更新肺癌筛查策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王群举例说,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原位肺癌”改为“肺腺前体病变”,这意味着原位肺癌已在全球范围内“作为癌症被消灭”,也已从我身边清除。医疗保险。但在中国,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数据仍将肺癌列为致命肿瘤。王群介绍,原位癌不会扩散、转移,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率100%。不复发或转移的癌症不需要称为癌症。 “我们需要做更多的临床研究,建立更符合国情的指南和法规。”发表于2025年10月20日中国新闻周刊第1208期Pa杂志标题:女性肺癌患者手术背后
购买咨询电话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