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流通行业正面临渠道结构深度重构的关键时期。在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暨博览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肖正三表示,在国家促进消费政策和市场管理的支持下,汽车市场复苏基础不断巩固,客运零售额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再创新高。然而,市场的强劲复苏也伴随着行业阵痛,汽车企业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和发展挑战。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量达到1939.5万辆,同比增长9%;新能源汽车零售量1027万辆,同比增长23%零售渗透率达53%。今年乘用车销量预计将突破2450万辆,同比增长7%,新能源零售渗透率接近55%。尽管数据显示汽车市场消费蓬勃发展,但终端市场也面临阵痛期。去年,全国退网的4S店数量达到4419家。截至2025年6月末,比上年末下降1.9%。此外,今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亏损率增至52.6%,盈利率为29.9%。新车贡献的毛利润为-22.3%。74.4%的车商存在不同程度的价格波动,其中43.6%的车商价格波动超过15%。市场“冰火两重天”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产品结构调整、竞争格局重塑、渠道模式演变等。国产燃油车预计今年 icle 市场将萎缩至 1080 万台,仅占 2017 年销量的 44%。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提升至64.8%,进口量大幅下降32%。随着产品、竞争和市场需求的重大变化,终端渠道开始发生变化。汽车销售渠道已从传统的4S店授权模式转变为授权、直销、代理、混合等多种体系。一些车企开始寻求与百强卖家的合作,说明渠道的价值依然重要。以销售汽油车为主的企业家正在调整经营理念,优化品牌结构,积极融入新的汽车服务模式。